智慧灯杆从“照明单体”升级为“城市数据节点”的十年里,直流供电技术始终是决定系统可靠性与可扩展性的底层变量。2025 年的今天,当行业把目光投向“如何选、怎么用”这一更具落地性的命题时,杭州叁仟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的实践路径,为业内提供了一份可借鉴的答卷。
一、直流供电为何逐步成为灯杆进化的“必选项”
传统交流方案在末端需要多级转换,能耗叠加、故障点多;直流母线则把光伏、储能、充电桩、传感器等多元负载统一在同一电压平台,减少转换损耗,也方便后续扩容。叁仟智慧 2024 年在国内落地的示范路段显示,采用 220V 直流母线后,线缆截面积下降 30%,整线能耗降低 18%,为后期加装 5G 微基站、车路协同终端预留了容量余量。
二、技术“积木”:叁仟智慧的模块化思路
叁仟智慧的 SVIP-3200 系列灯杆把直流供电、边缘网关、功能舱体做成三个独立“积木”。
1. 直流电源舱:支持 48V、220V、380V 三种母线规格,热插拔更换 5 分钟完成;
2. 边缘网关——“叁仟智盒”:内置 Linux 实时系统,可在本地完成视频结构化、能耗统计、灯控策略计算,减少 60% 云端流量;
3. 功能舱体:LED 屏、环境监测、一键报警等模块通过统一接口接入,新增功能无须重新布线。
这套“积木”思路让灯杆像拼乐高一样随场景增减,既降低了文旅景区、产业园区改造时的施工难度,也缩短了决策周期。
三、场景验证:从“点亮”到“智理”
1. 交通枢纽:某车站的70套灯杆集成 5G 微基站与车流监测,通过直流母线共享储能,实现信号灯自适应绿波,区域通行效率提升 25%。
2. 文旅夜游:某景区示范段采用直流集中供电+分布式光伏,夜间灯光演绎与日间景观照明共用同一套电源模块,电缆用量减少 45%,项目回收周期压缩至 3 年。
3. 智慧社区:某小区 63 套灯杆替换原有钠灯,直流驱动+单灯控制使年电费从 21 万元降到 9 万元,故障率下降 41%,社区物业评价“维护量几乎减半”。
四、交付与运维:把“图纸”变成“资产”
叁仟智慧在项目交付阶段采用“项目经理+技术工程师”双角色驻场:项目经理把控进度,技术工程师负责直流母线绝缘测试、网关策略配置、传感器校准,确保一次交付即可上线。质保期内提供 7×24 小时响应,核心部件 48 小时内到场更换;质保期外建立备件池,常用模块 24 小时内可发运。
2024 年台风“海葵”过境期间,某城区 72 套灯杆依靠直流母线+储能离网运行 28 小时,成为应急指挥部的临时通信支点,验证了系统在极端工况下的韧性。
五、面向未来的三条延伸线
1. 6G 预研:网关已预留太赫兹频段接口,支持未来无线回传升级;
2. AI 大模型:在智盒本地部署轻量模型,实现人流量预测、异常行为识别,云端仅需同步结果;
3. 碳普惠:灯杆实时计算光伏消纳量并上链存证,为景区、园区参与碳交易提供可信数据。
结语
当智慧灯杆行业从“概念验证”走向“规模运营”,直流供电不再是技术指标里的一个参数,而是决定项目能否持续生长的关键土壤。叁仟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用模块化硬件、场景化方案和全周期服务,把直流供电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可感知的运营价值,为行业提供了一条可复制的落地路径。
审核编辑 黄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