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受到广泛关注。双级式光伏并网是目前常见的一种光伏并网拓扑结构。与单级式相比,结构较为复杂,但前、后级可分开控制,应用灵活,且控制方法较简单。
本篇中我们基于 EasyGo 实时仿真器EGBox Mini,对双级式光伏并网系统进行仿真实验。通过与离线仿真对比,可以看到EasyGo 实时仿真设备能在实际科研/教学中替代真实设备进行双级式光伏并网系统的仿真模拟,再次验证了EasyGo实时仿真平台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一、双级式光伏并网系统
双级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是光伏技术中的一种重要并网方案,其核心是通过两级功率变换器(前级 DC-DC 变换器和后级DC-AC逆变器),先将光伏阵列输出的直流电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和升压稳压,再转换为与电网电压、频率及相位同步的交流电,并实现并网接入。
双级式非隔离型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拓扑如图:
三相光伏并网主要包括:光伏电池模块、最大功率跟踪控制、三相逆变器及逆变控制、逆变器出口滤波以及交流电网。并网逆变控制采用基于dq解耦的双闭环控制,控制框图如下:
电压环(外环)逆变侧直流电压与给定直流电压进行比较,经过 PI,作为电流环(内环)参考值id_ref。电流环q轴参考值一般给定为0,以达到并网效率最大(理想情况下功率因数为1)。
系统的整体拓扑结构如图:
二、离线仿真
搭建双极式光伏并网离线模型如下所示。
光伏电池在标准情况(温度 25℃,光长强度1000W/㎡)下,单块光伏电池开路电压44.2V,最大功率处电压35.2V,短路电流5.2A,最大功率处电流4.95A。
光伏电池串联数为 10,并联数为58,额定功率100kW,正常运行过程中,逆变器直流侧电压500V,交流电网电压380V。
目前,光伏 MPPT 控制算法应用比较普遍的有电导增量法,恒定电压法,扰动观察法等。本模型采用电导增量法进行最大功率跟踪,根据太阳能电池上的日照强度变化时,其最大功率点处功率对电压导数为0,即dP/dU=0。
运行模型,逆变器直流侧电压给定值为 500V,光照强度给定值分别为1000—1200—1000—800W/㎡,验证光伏整体控制性能。在0.05s启动光伏,在0.1s启动VSG控制,得到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波形可以看出:在 0.1s 启动VSC控制后,Vdc在短时间被控制到设定值500V;在光照强度变化时,系统也能快速跟随变化,并维持稳定。
三、EasyGo 实时仿真
EGBox Mini产品系列是基于CPU+FPGA硬件架构设计的一体式紧凑型实时仿真产品,属于EGBox系列实时仿真器的入门级产品。其不同型号可完成硬件在环测试系统(HIL)或者快速控制原型系统(RCP)。将控制模型和拓扑模型分别通过仿真上位机部署进两个实时仿真器(EGBox Mini),整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1、给定逆变器直流侧电压500V,温度25℃,光照强度1000W/㎡。
可以看到:启动光伏后,光伏发电功率值 Power_pv 明显增大到额定发电功率100kW左右;启动VSC控制,与离线结果相同,Vdc在短时间被控制到设定值500V左右。
2、不改变给定电压和温度,光照强度从1000W/㎡ 依次调整为1200W/㎡,1000W/㎡,800W/㎡ 时,可以看到系统能快速跟随变化,并维持稳定。
可以看到:光伏发电功率 Power_pv 变化与光照强度变化成正比。光照强度由1000W/㎡ 变到1200W/㎡ 时,光伏发电功率Power_pv、电流I_pv及有功功率P明显增大;从1200W/㎡ 变到1000W/㎡ ,再到800W/㎡ 时,随之减小,同时系统也能快速跟随变化,并维持稳定。
EasyGo实时仿真平台基于Matlab/Simulink的实现方式具有上手快、通用性强的特点,在完成端口配置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免培训操作。上位机软件Desksim可通过在线调参功能对系统的功率电路部分进行实时调控,这里就不过多赘述。
双级式光伏并网实时仿真就分享到这里了,欢迎感兴趣的工程师们留言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