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讯 5月10日上午,在“高质量发展浙江行党报大调研”活动中,中央媒体及省、市党报和报业协会负责人、记者继续在嘉兴采访调研,看各具特色的古镇如何经过千年流转,历久弥新。
本次活动由中国报业协会主办,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省报业协会承办。
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孕育了沿线数不清的城镇村庄。因与运河相伴相生,留存至今的古镇成为了历史文化最好的见证者和传承者。
大运河贯穿嘉兴境内,千百年来,绵延110多公里的大运河为嘉兴带来了无尽的繁荣和辉煌。乌镇、西塘等18个运河古镇依水而建,茅盾、丰子恺等一批文化名家枕水而居,桑蚕丝织、硖石灯彩等一批传统民俗因水而兴。
近年来,乌镇和西塘年最高接待游客量均超过千万人次,嘉兴古镇赢得了世界的目光。桐乡市北端的乌镇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的美誉,以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和千年积淀的文化底蕴闻名。
乌镇虽然不大,但连接着历史与未来、文学与艺术、中国与世界。这里是“一代文学巨匠”茅盾的故里,广阔的当代文学与浓厚的水乡文化深度融合;乌镇戏剧节一期一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一起,在戏剧天地中徜徉;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到来,又给古镇添上一抹科技之光。
距离乌镇50公里之外的西塘,以“桥多、弄多、廊棚多”闻名于世,保持了水乡的原生态,是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成为了专家研究“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基地、艺术家描绘“江南水乡风貌”的净地、游客尽情享受“江南水乡风情”的胜地。“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西塘最恰如其分的形容。
明清时期,濮院便以一根“濮丝”名扬天下,享有“日出万匹绸、嘉禾一巨镇”的美誉。如今,历经多年保护开发的濮院时尚古镇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一座座倒映水面的石桥,一个个鳞次栉比的亭台,处处可见江南韵味。
在濮院古镇,历史渊源深厚的濮商会馆,郁郁葱葱的古银杏树,还有古今交织的濮院时装周秀场,都给陕西省报业协会秘书长杨雁斌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杨雁斌看来,濮院时尚古镇依托并充分利用江南水乡古镇资源、在地历史文化资源、毛衫小镇产业资源,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陕西作为旅游大省,有着漫川古镇、青木川古镇、韩城党家村古镇等众多古镇。像濮院古镇这种既结合现代审美,又不失传统底蕴的新一代古镇旅游理念,值得各地文旅产业学习借鉴。”杨雁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