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认基金销售火爆 多只产品“闭门谢客”

汇鼎金融 25-02-23

  来源:中国基金报

  1月1日互认基金额度“开闸”,多只互认基金在内地销售“一日售罄”。部分投向美债的产品,两个交易日内规模暴涨超百亿元。与此同时,多只互认基金“闭门谢客”,开年以来,已有6只基金暂停内地投资者申购。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互认基金火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产品具有稀缺性、投资者抢筹心态等。在销售火热的背后,一些风险值得关注。

  互认基金“一基难求” 多只产品“闭门谢客”

  1月6日,摩根资产管理旗下互认基金——摩根国际债券、摩根亚洲总收益债券在恢复申购当日即宣告暂停申购,内地销售规模迅速突破60%的规模占比。上周,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华夏精选固定收益配置两只互认基金也“一日售罄”,启动了比例配售。

  在内地销售的互认基金非常抢手,尤其是主投美债的产品。比如南方东英精选美元债券基金两个交易日内规模增长了超百亿元。数据显示,去年下半年,该基金资产净值规模在1.9亿元左右。互认基金新规实施后,今年1月3日其规模暴涨至65亿元,1月6日更是达到150亿元,1月7日达到180亿元。

  与此同时,互认基金纷纷宣布“闭门谢客”。1月8日,博时基金(国际)公告称,旗下博时精选新兴市场债券基金自1月9日起暂停接受内地投资者的申购申请。公告称,当内地销售规模百分比达到78%时,基金管理人会立即停止接受内地投资者的申购申请。1月9日,南方东英资管公告称,南方神州基金-南方东英精选美元债券基金内地销售规模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达到75%,决定自1月10日起暂停接受内地投资者的申购申请。截至1月10日,2025年以来,宣布暂停内地投资者申购的互认基金已达到6只。

  沪上一位公募人士表示,“资产荒”是互认基金突然火爆的原因之一。另外,互认基金销售火爆还与其独特性和稀缺性有关。互认基金是较为特殊的一种跨境投资方式,其最大的特点是额度较宽,管理人主动管理能力较强。

  “近期遭抢购的产品配置大多指向投资级别美债(美国国债、美国投资级别企业债等),相对于投资亚债的互认产品,国内投资者对于美国宏观及美债市场的研究较为充分。”北京一位QDII基金经理表示,当前美债收益率处于历史较高位置,无论后续是否降息,都有望为投资者提供较为确定和丰厚的潜在回报。再加上投资级别债券风险相对较低,受到国内投资者的青睐。

  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了解到,此次认购主力为机构投资者,包括保险及理财子、券商的自营和资管等。

  “2024年互认基金表现可圈可点,引起了包括机构在内的众多投资者的兴趣。经过2024年一整年的投教与调研,投资者对互认基金有了较为充分的认知。今年开年,互认正式扩容后,大笔资金涌入热门的互认产品。”深圳一位公募人士告诉记者。

  抢筹心态也是互认基金火爆的推手。上述公募人士坦言,互认基金虽然额度较高,但终归还是有上限的,在“资产荒”背景下,很多机构都急于入手。

  仍需注意风险

  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30日,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地净销售规模达到415亿元,较2024年初增长超200亿元,增幅超100%。据业内人士估算,新规落地后,香港互认基金新年期间在内地的销售总规模或超过900亿元。

  在火热发行的背后,也有一些风险值得注意。

  沪上一位公募人士表示,目前美国经济政策和美联储降息路径的不确定性都很高,投资海外资产也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美股,特朗普不同的政策路径可能会引起截然不同的反馈。

  此外,人民币汇率也是投资者投资互认基金时需要关注的风险。北京一位QDII基金经理指出,过去一年,人民币兑美元整体贬值为互认基金贡献了约3个点的汇兑收益。而当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处于过去3年的相对低位,如果美国经济不及预期导致美元汇率反转,可能给互认基金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汇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