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辽宁新闻3月24日电 一杯杯咖啡香气氤氲,桌椅上跃动着创业者的谈笑,艺术涂鸦与咖啡杯造型在路灯交相辉映……在沈阳市和平区南市场3.44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镶嵌着159家咖啡饮品类商户,它们扎根在6国领事馆、26处不可移动文物及诸多老建筑的文化土壤中,与超10万户居民的市井生活融合在一起,成为这座城市烟火气、人情味、时尚风、国际范的最好诠释,这就是新晋的“网红街区”八经咖啡小巷。
不同于规划设计“生产”出来的特色街区,八经咖啡小巷是在城市巷陌中“拔节生长”出来的。这里既有商户、又有企业,还有居民、游客,如何让各方满意,共生共荣?从一条普通街巷蜕变为东北最具活力的文化新地标,强大的生命力根源在哪?记者连日走访发现,八经咖啡小巷的蜕变密码,正是党建引领下的多方共治、业态共生。
党建引领,织密暖心“服务网”
3月19日下午,和平区咖啡与烘焙协会的党建指导员陈平月对商户进行日常走访。走访中,他碰到了刚刚租下一处店面准备开店的鲍先生,便上前询问是否有需要帮助的。了解到鲍先生不清楚如何办理营业执照,计划装修后花钱找代办公司的情况后,陈平月说:“在咖啡小巷办营业执照不用花钱也不用到处找人,我预约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现场帮你办。”随后,陈平月又联系该处店面所在延安里社区的网格员李娜、和平区咖啡与烘焙协会秘书长张琳一起到场,“送”上消防安全措施指导意见,并邀约鲍先生加入协会共谋发展。一系列主动服务,让鲍先生顿时对咖啡小巷产生了归属感。
党建指导员陈平月(右一)送服务上门。每日穿梭于咖啡馆之间,商户们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就会想到陈平月,他总是想方设法帮助协调解决。在八经咖啡小巷,陈平月是党派来的政策“宣传员”,更是商户们的“贴心人”。
党建强,发展才有凝聚力。今年以来,街道党工委更加重视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除了和平区咖啡与烘焙协会,也为南市场地区商会、和平区厨具酒店用品行业商会选派优秀的机关党员干部作为党建指导员,将组织体系贯通“到底到边”,从而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将商户“织”到社区网格里,从协调解决下水道堵塞、修复人行道隔离桩,到助力开店复产、宣传惠企政策,发挥“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强大合力,以“零距离”服务画好基层同心圆。
2025年年初,陈平月走访时发现多家咖啡馆存在用工缺口,随即联合人社部门共同开展“春风行动”,精准匹配岗位需求,帮助商户招聘员工。正如一位店主所说:“党建指导员不仅帮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更让我们感受到党组织送来的温暖。”
与此同时,街道党工委联合由区营商局、区文旅局等27个审批职能部门组成的“商小二”服务团队,在咖啡小巷设立服务驿站,推出“我要开咖啡店”等15个“一件事”主题服务场景,为创业者大大缩减梦想落地的时间成本。
组织领航,蓄势发展“强动能”
受到去年夏天爆火的中医夜市启发,醇翠咖啡邀请中医专家把关,推出了一系列养生咖啡,在街道党工委整合各方资源推出的“新中式”文化创意生活市集上,养生咖啡一亮相便深受市民和游客欢迎。
醇翠咖啡主理人张琳已深耕咖啡小巷9年,最近,她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在张琳看来,在思想和行动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不断提升自我,与街区发展同频共振,能够转化为咖啡店的经营和发展优势。张琳的想法,代表了咖啡小巷店主们的共同心声。
在党建引领下,南市场街道做强组织覆盖,打造咖啡小店的“大家”。
2023年,街道指导成立和平区咖啡与烘焙协会,今年1月7日,指导东北首家区级咖啡行业工会――和平区咖啡行业工会联合会挂牌成立,持续做好新就业群体的引领集聚服务工作,帮助从业者扩大“资源圈”“朋友圈”和“学习圈”,提升咖啡从业者的归属感和获得感,进一步激活发展的“新动能”。
发展强,党建才有说服力。过去一年,咖啡小巷咖啡饮品类商户数量从136家壮大到159家,本地经营者扩大规模、外地创业者纷至沓来。随着咖啡小巷不断出圈,到店消费者中,外地游客占比达到了三分之一左右,一家家咖啡店的生意红红火火、节节攀高。
生态共建,点靓街区“新名片”
“这不是乐小星吗?你别说,在八经咖啡小巷‘指路’怪可爱的,快帮我拍张合影!”从北京来沈阳旅游的体彩爱好者小马一下认得出了八经咖啡小巷的乐小星路牌,赶紧让女朋友给他打卡拍照。
辽宁省体育彩票中心是南市场街道辖区内的企业,也是区域党建联建单位。去年,街道发起咖啡小巷“美颜计划”,得到广大居民、商户、企业,以及高校的支持和参与,共谋共建共治共享幸福美好家园。辽宁省体育彩票中心便以体彩吉祥物“乐小星”为元素,设计并捐赠了5个大型街标,摆放在咖啡小巷的路口。鲁迅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的师生们“组团”参与咖啡小巷logo、墙画等的设计征集活动。
辽宁省体育彩票中心捐赠的大型街标。漫步咖啡小巷,文化地标流体的艺术装置、“沈阳”字样大咖啡杯、穆继多大门、彩虹斑马线、咖啡杯造型的路灯、民国建筑元素导视打卡点等等,一步一景,步步生景。
从2017年和平区将咖啡小巷列为特色街区建设开始,到2023年硬件改造,再到2024年文化焕新,咖啡小巷的“蝶变”也离不开党建引领下的精细化治理。小巷商户店外摆放、装饰等,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都会提前介入了解,联合执法局共同为商户做好前置规范服务,帮助商户做好附近居民群众工作,在不影响通行的前提下,指导商户对店铺外观进行美化、绿化、亮化,让街区成为“可阅读的风景线”。
无论是嵌入居民区的醇翠咖啡、枘蕾咖啡、花牛咖啡、虫二咖啡,还是开在历史建筑中的花麒咖啡、CAS咖啡,小巷中的咖啡店一店一特色,各美其美;而在街道党工委的整体规划和精细化服务下,这些咖啡店又呈现出生态共建、美美与共的街区特色。
业态融合,构筑经济“增长极”
党建引领下的业态创新融合,让咖啡小巷迸发出“磁吸效应”。
“医疗+咖啡”模式成为了新亮点。位于和平北大街99号的东北大学附属辽宁爱尔眼科医院于2024年10月投入使用,走进宽敞明亮的一楼大堂,热情的导诊和浓郁的咖啡香气共同迎接着客人。大堂右侧的“爱烘咖”是爱尔眼科医院与咖啡小巷融合推出的自有咖啡品牌,消费者中既有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又有周边写字间内办公的白领。在十一纬路79号开诊不到一年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辽宁省肛肠医院)东院区,同样开设了咖啡店,等待就诊的患者喝一杯咖啡打发时间,顿感消解了枯燥和焦虑;医护人员在休息时间点一杯咖啡,舒缓工作后的疲劳。
新东方彼岸国际课程中心2024年落户南市场街道,2025年2月7日成立党支部,和平区亲清会客厅的营商监督员履职交流座谈会就在中心的咖啡馆举办,中心还组织优秀讲师到枘蕾咖啡馆举办英文电影观影交流活动。
十三纬路炊具城的商户也抓住了咖啡小巷的红利和流量,开辟专业咖啡器具销售新赛道。与此同时,咖啡小巷内先后举办"啡"比寻常的南市场咖啡品鉴会、“啡”你莫属青年创业说、咖啡青年的电影时光、咖啡小巷“旗”妙之旅、“从这杯咖啡开始爱上和平”等“咖啡+”活动,尤其是与地铁集团、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联办城市漫游打卡,链接多种业态,既出彩又出圈。这种“点状突破、链式反应”的发展模式,印证了党建引领下产业生态的协同效应。
如今,已成为本地居民、外地游客打卡地之一的八经咖啡小巷,不仅是城市历史文化、文旅新场景的代表,更是百姓品质生活的最好见证。
“我们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以咖啡特色作为街区名片,与辖区内机关、企业、学校、医院等单位以及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的互联互动、共驻共建,有效整合力量,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最终要实现的是百姓的安居乐业、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家园的幸福温暖。”南市场街道党工委书记吕阳说。
党旗飘扬处,是为民情怀的春风化雨;咖啡香气中,是振兴奋斗的澎湃动能。未来,八经咖啡小巷将在党建的阳光下,绘就更加繁荣兴旺的发展图景。(完)